2016-5-12 14:54| 查看: 1255
日前,《papi酱》系列视频因为主持人时常爆粗口,被广电总局勒令整改。
4月18日中午,微信公众号“影视口碑榜”发布消息称,被称为2016第一网红的papi酱“近日遭到广电总局封杀,有视频平台收到广电总局通知,要求将papi酱系列作品下线,原因则为‘以直接、暗示、辱语等方式表述粗口、侮辱性语言内容较多’”,并附上一张关于节目下线信息的图片。
随后,包括papi酱的经纪人、合伙人、投资方等均在第一时间通过朋友圈、媒体等公共平台对消息进行否认。但就在辟谣后不久,人民日报微博和客户端发布确切消息称,日前网上非常火爆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主持人时常爆出粗口,被勒令整改。报道还说:“广电总局要求该节目进行下线整改,去除粗口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审核通则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papi酱”被封杀是假,被要求整改是真。
事件在网络引起了巨大关注并引发热议,至18日晚10时许,人民日报的相关微博已经被转发了近4万次,评论3万多条。
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网站随后报道称,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近期受到一定关注的网络红人Papi酱被勒令整改。监管部门说,该节目“必须经过整改,符合要求之后才能重新上线”。视频网站爱奇艺上《Papi酱》频道仅剩下18日当天上传的一期视频,以往节目都不见踪影,而优酷网上的合集,只能打开个别视频。
针对网络热议,18日下午,Papi酱微博发文回应表示,自己很乐意接受批评,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辞和形象,坚决响应网络视频的整改要求,为大家传递正能量。
虽然被广电总局勒令下架整改,但papi酱人气不减,粉丝不降反增,papi酱的新浪微博粉丝在短短4个小时之内上涨了4万,最新发布的视频点赞量与浏览量依然高企。但也有网友反映,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papi酱一句脏话也没有,整段视频中都没有换装,可是感觉没以前好看了。
网络上也因此出现了许多质疑和担忧,台湾东森新闻云网站认为,她(papi酱)平常就是以直率、呛辣的言论为特色,不少网友担心重新剪辑会失去味道。而papi酱在上个月刚刚获得1200万的融资,成功和资本“牵手”,这一突然出现的整改要求也让不少媒体纷纷对网红经济表示担忧。
早前,被广电总局封杀或勒令整改的节目或者视频内容一般都不会被用户点赞,然而这次下架网红视频却又有意外,赞成者与反对者兼而有之。
互联网空间快速的生产和消灭机制很容易让网红成为昙花一现。新华网援引评论认为,与美国《时代》杂志2015年评选出的30位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网红”相比,大多数中国“网红”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更替速度很快,并不能像前者一样持久保持影响力。
香港《南华早报》也认为,网红保持粉丝的热度并非易事,一些网红频繁与粉丝互动,通过聊天或视频来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还有些网红则试图锁定那些拥有特定兴趣点的小众群体。
因此,为了迅速走红,为了在走红后保持持续吸引力,一些网红或铤而走险,或打擦边球,将含有暴力、色情等元素的内容发布到公众平台来吸引眼球。不仅如此,斗鱼、YY、熊猫TV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日前也都因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而被文化部列入查处名单。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与畸形的创作观念也衍生出了一种观点:在网红界,不low就无法大众化。诚然,网红迎合一些低俗的审美趋向确实比较容易在短期内受到追捧,但更多数网友似乎对网红的这种low并不“买账”。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在4月19日报道中列举部分网友观点称,网友对“Papi酱”被勒令整改一事引看法各异。
网友“疯狂小婉子_”认为:“文化建设是对的,我支持。你们是不怕一些文化糟粕,因为你们已经中毒太深。而很多小孩子不懂识别,因为看视频进行模仿那事就大了。公众人物要有示范效应,如果影响是坏的,真的会坑害一些人。而不是单纯层面上仅仅因为搞笑。”
网友“Marilyn-露纳”则鸣不平说:“虽然Papi酱在视频当中有不得体词汇,但都有避讳的。真正应该整改的是那些在视频软件中穿着裸露做一些低俗事情的人吧。”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在早前的报道中也曾评价papi酱称,她在视频中会语速很快地进行自我对话,还常以苛刻和没有安全感的女朋友的形象示人。她的笑话大多因为翻译问题失去了笑点。
另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网红”的印象,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就是为了出名、各种搏上位的年轻人;在43.8%的受访者印象里,“网红”是通过整容、撒谎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觉得“网红”是搞粉丝营销、卖低劣品的淘宝卖家。仅16.9%的受访者仍存有“网红”是意见领袖等佼佼者的印象。
对于“网红”这一群体的评价,在大多数(52.7%)受访者看来,是审美疲劳和庸俗不堪,52.7%的受访者断言他们只是昙花一现,还有50.0%的受访者则批评他们拜金功利、没有节操。28.1%的受访者指责他们三观不正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low不红,low了被骂”的悖论,凤凰网援引评论认为,这是缘于很多网红火爆的背后本身缺乏有价值有思想的内容输出。papi酱通过相对粗口而又有趣的脱口秀来刺激大众,推动话题的发酵传播,制造一个个独家吸引眼球的爆点,通过点击率、浏览率、评论率、互动率带来思想煽动的效果,但显然无益于整个社会传播思想的理性与价值,也不符合官方主流价值观的要求。
对此,《北京商报》援引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观点认为,网红打擦边球难获持续发展。如果为了获得高关注度而打擦边球,将含有暴力、黄色的低俗内容发布到公众平台,这只是投机取巧,并不代表具有独特的创意或是真才实学,所获得的粉丝也无法形成长久稳定的关注。
监管的介入,让网红们正面临一个困境,就是要做到既吸睛又合规,这无疑是一个难题。此时网红们的需求是,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根据2016年网络上发布的《网红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网红中,作品创作网红占11.6%,视频直播网红占35.9%,新闻事件网红占18.2%,自媒体网红占27.3%,其他类网红占7%。有近半数的网红是通过作品内容成功圈粉的。而面对监管的强力介入,视频直播类网红或许也会逐渐在内容生产上下功夫。
而中国网红从最早以“凤姐”“芙蓉姐姐”为代表的“奇葩派”,到以“奶茶妹妹”为代表的“颜值派”,再到以形形色色的“网模”等为代表的“嫩颜派”,再到以papi酱为代表的靠特长走红的“才华派”(包括电竞直播)的演变路线似乎也在说明,中国网民已经越来越注重网红的内涵,优质内容和价值观念的展示将成为网红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在国外的网络论坛里,也活跃着各式各样的红人,与国内很多靠自拍和裸露搏出位不同的是,国外的很多网红凭的是自己对时尚的理解或生活的体验,比如做早餐、讲化妆、讲时尚等。
美国网红主要是依托于Instagram存在的大量时尚博主,以街拍等原创时尚内容为主。美国Youtube网站上也有教人化妆或DIY的视频达人,但其影响力和规模远达不到papi酱程度。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举例称,来自佛罗里达28岁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Michelle Phan通过发布美妆教程,自2007年以来在YouTube上积累了逾800万粉丝。美国很多这类“网红”在YouTube和Instagram上出名,并与品牌合作赢利,一些还获得了风险投资。
新浪网援引硅谷创投人士观点称,如果把美国时尚博主与国内视频网红相比较,前者虽然单人覆盖力有限,但作为一个群体具有明显的原创内容价值和商业价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领时尚潮流,目前已成为各大时尚品牌营销合作的重点对象。反观后者,通常粉丝众多但偏娱乐快销,内容本身价值意义有限。
而在欧洲,“网红”则依靠职业化避免昙花一现。根据英国网络公司Tubular受英国广播公司委托进行的调查统计数据,英国“网红”前十名中有1人从事网络喜剧,还有1人则是美容、烹饪、DIY明星,其余8人靠游戏娱乐出道。
资本市场的调性、网红后续内容生产的困境以及视频平台对政策的敏感性与危机感等因素或许都会对网红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网红界,papi酱具有标签性的意义,她的未来处境,也许会影响整个网红界的风向,而由网红衍生出的网红经济在下一阶段也可能会面临考验。